顯示具有 though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though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關於生涯規劃,想像五年後的你

在網路上逛到李恕權的網誌,看到一些蠻有意思的東西。
其中一篇文章,關於生涯規劃,引用自身的例子寫得非常的好。

剛好自己最近這幾年,面臨成家、立業、生子等許多的事情,也常以文中提到的倒推法這樣規劃。
不過或許是目標不夠明確、信念不夠堅定,有些部分並沒有很好的去實行。
覺得除了要好好想清楚人生方向,也要好好去實行計畫啊~


該原文來自李恕權的blog ,轉貼如下:

22 八月, 2007 15:39

想像五年後的你

由 李恕權 發表於 [ 恕權的近期動態 ]


這是一篇我的舊文章, 和大家分享.  =>>

讓我與你分享一段小故事,或許在這個階段,可以很實際地幫助你我走出目前的困境。 一九七六年的冬天,當時我十九歲,在休士頓太空總署的大空梭實驗室裡工作,同時也在總署旁邊的休士頓大學主修電腦。縱然忙於學校、睡眠與工作之間,這幾乎佔據了我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全部時間,但只要有多餘的一分鐘,我總是會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我的音樂創作上。

我知道寫歌詞不是我的專長,所以在這段日子裡,我處處尋找一位善寫歌詞的搭檔,與我一起合作創作。我認識了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凡內芮(Valerie Johnson)。 自從二十多年前離開德州後,就再也沒聽過她的消息,但是她卻在我事業的起步時,給了我最大的鼓勵。 僅十九歲的凡內芮在德州的詩詞比賽中,不知得過多少獎牌。她的寫作總是讓我愛不釋手,當時我們的確合寫了許多很好的作品,一直到今天,我仍然認為這些作品充滿了特色與創意。 一個星期六的週末,凡內芮又熱情地邀請我至她家的牧場烤肉。她的家族是德州有名的石油大亨,擁有龐大的牧場。她的家庭踓然極為富有,但她的穿著、所開的車,與她謙卑誠懇待人的態度,更讓我加倍地打從心底佩服她。 凡內芮知道我對音樂的執著。然而,面對那遙遠的音樂界及整個美國陌生的唱片市場,我們一點管道都沒有。此時,我們兩個人坐在德州的鄉下,我們哪知道下一步該加何走。

突然間,她冒出了一句話:Visualize What you are doing in 5 years?﹙想像你五年後在做什麼?﹚ 我愣了一下。她轉過身來,手指著我說:「嘿!告訴我,你心目中『最希望』五年後的你在做什麼,你那個時候的生活是一個什麼樣子? 我還來不及回答,她又搶著說:「別急,你先仔細想想,完全想好,確定後再說出來。」我沉思了幾分鐘,開始告訴她:

第一:五年後我希望能有一張很受歡迎的唱片在市場上發行,可以得到許多人的肯定。

第二:我要住在一個有很多很多音樂的地方,能天天與一些世界一流的樂師一起工作。

 凡內芮說;「你確定了嗎?」我慢慢穩穩地回答,而且拉了一個很長的Yessssss!凡內芮接著說:「好,既然你確定了,我們就把這個目標倒算回來。 「如果第五年,你要有一張唱片在市場上發行,那麼你的第四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簽上合約。」 「那麼你的第三年一定是要有一個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給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聽對不對?」 「那麼你的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開始錄音了。」 「那麼你的第一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準備錄音的作品全部編曲,排練就位準備好。」 「那麼你的第六個月,就是要把那些沒有完成的作品修飾好,然後讓你自己可以逐一篩選。」 「那麼你的第一個月就是要把目前這幾首曲子完工。」 「那麼你的第一個禮拜就是要先列出一整個清單,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 「好了,我們現在不就已經知道你下個星期一要做什麼了嗎?」凡內芮笑笑地說。 「喔,對了。你還說你五年後,要生活在一個有很多音樂的地方,然後與許多一流樂師一起忙、創作,對嗎?」她急忙地補充說。 「如果,你的第五年已經在與這些人一起工作,那麼你的第四年照道理應該有你自己的一個工作室或錄音室。那麼你的第三年,可能是先跟這個圈子裡的人在一起工作。那麼你的第二年,應該不是住在德州,而是已經住在紐約或是洛杉磯了。」

 次年(一九七七年),我辭掉了令許多人羨慕的太空總署的工作,離開了休士頓,搬到洛杉磯。 說也奇怪:不敢說是恰好五年,但大約可說是第六年。一九八三年,我的唱片在亞洲開始暢銷起來,我一天二十四小時幾乎全都忙著與一些頂尖的音樂高手,日出日落地一起工作。 每當我在最困惑的時候,我會靜下來問我自己:恕權,五年後你『最希望』看到你自己在做什麼? 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這個答案的話,你又知何要求別人或上帝為你做選擇或開路呢? 別忘了!在生命中,上帝已經把所有「選擇」的權力交在我們的手上了。 如果,你對你的生命經常在問「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會那樣?」的時候,你不妨試著問一下自己,你曾否很「清清楚楚」地知道你自己要的是什麼?

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關於謠言、個人隱私及名譽的維護

我的私人Blog右上角,裝了gTalk「與我交談」功能好一陣子,今天竟然有人說要交談,原來是之前發表的文章中,提到的某位網友。

對於我發表中提到他時,使用了未經證實的形容,他表示很感冒。

我也覺得在公開場合,所發表的未經證實的言論,即是謠言。沒想到我這個小小的、僅個人及親友造訪的部落格,既無宣傳也無流量,也會有此爭議。

不論我的形容是否屬實,對於該網友不願被加以任何形容詞(貼標籤?)的意願,我都表示支持與尊重,並已修改我之前發表的內容。

個人隱私及名譽的維護,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網路上更加困難。我認為:大家都應該對自己所發表的言論負責,不過還是有言論自由,也就是發表有發表的自由、聽與不聽看與不看大家也有自由;發表的人還是要負責,但是聽眾讀者更要自己做判斷,而不是盲目聽從相信。

生活中大部分的發表是不負責任的,甚至連「我就是沒根據胡說八道」的承認都不負責,這個時候古人名訓「謠言止於智者」大家應該要記牢。

不管怎樣,我想blog雖是私人的言論,還是依內容劃分清楚比較好。

2008年7月3日 星期四

電信法規何時鬆綁?我要網路電話號碼~

這二天在看Skype網路電話的月繳89台灣市話長途打到飽方案,可以用一萬分鐘。可惜台灣沒開放限制、不發070號碼給各家網路電話業者、或SkypeIn這種服務,要不然辦電話號碼就不必牽實體電話線了,全世界有網路的地方都是市話。

很多年前(至少五年)人家日本韓國美國的VoIP,就已經有電話號碼可以跟傳統市話互通,還搶下不少市占率,享受超便宜的通話費。台灣政府法令太守舊,或者可以說是為既有利益者護航,至今070網路電話號碼還是沒有發出半號,電信服務感覺上已經落後大陸。

另外還看到有人在討論3這家電信業者,在澳洲、香港等全球8個國家提出SkypePhone,這種手機結合Skype功能不稀奇,我的PDA手機配上吃到飽3G也行。不過3不額外收Skype連線費用,還送網內通話免費時數及免費簡訊;如果在台灣配上月繳89元市話長途打到飽,簡訊免錢、網內打免費、網外或國際用SkypeOut比較便宜,那大哥大業者都不必賺了。不同國家如澳洲跟香港的人,各自用這個SkypeMobilePhone,更可以直接用手機互打免費國際電話。3G服務現在台灣各家電信業者都有,但是現在台灣威寶跟亞太還在電視上狂推網內互打免費,更別提中華、台灣大、以及遠傳的萬年不變超貴費率,可惜3沒來台灣推出這個SkypeMobilePhone,不然以台灣Skype的流行程度,應該馬上就稱霸了。

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

由「與網友大波妹的視訊實錄」,淺談網路的影響

看到「與網友大波妹的視訊實錄」這張圖,直覺反應就是好笑,
什麼奇奇怪怪的人、事、物都出現了,只能說網路上真的是無奇不有~真恐怖~

當成本降低到近乎為零,本來由主流價值引導的世界逐漸變樣。
以往商店擺的幾乎都是流行的、大部分消費者喜歡的,才能確保東西能很快賣出去,不會占櫃位占倉儲。
於是大眾的利益顧到了,小眾的利益長期被忽略。
現在網路世界提供極低廉幾乎免費的宣傳、銷售管道,特殊的興趣、已經退流行的舊款貨現在有地方找了~
非主流商品於是有了長尾的機會,非主流價值也於是有了宣揚的機會。


圖中的大波妹先生在現實生活中,如果要到市中心去宣揚非主流價值(嚇人),
還沒走出兩條街,路上行人可能就會報警來抓瘋子,說不定還會先被圍毆一頓,他要付出多大的風險成本啊!
在網路世界他有多樣的管道(聊天室、視訊),以及大量的對象(好色網友),相形之下維持興趣就容易多了~

乍看之下好像怪人越來越多不是好事,不過也只有這樣子的自由、廉價易取得,
可以使世界脫離制式僵化,進而讓創意以及多樣性更能夠被尊重,世界才會進步啊~

不過話說回來,你還在隨便找陌生網友聊天嗎?會嚇到喔~

2007年12月14日 星期五

新型態的微型網誌

在找資料時,無意間注意到「微型網誌」。

關於這種有字數限制、類似「修改MSN狀態」的小型blog,
覺得也出來至少半年了,但是卻一直沒接觸到,看來是太久沒掛網,
而且社交生活太不用心維持了,真該好好檢討一番才是。

話說回來,如果我把blog寫短一點,用email的方式寫,
雖然沒有用MSN、GTALK這麼方便,不過應該也可以常常更新。
倒是不訂閱我RSS的話就沒那麼容易看到我內容了,沒差啦~
Blog本來就是當作喃喃自語、寫日記的地方,卻被搞得越來越複雜,
簡單的東西,不是一定要透過限制功能才做得到,自己要怎麼用才是重點啊~

較多會員的英文元組
http://twitter.com/

親切台灣local版
http://buboo.tw/


反正我就是還不想接受新改變啦~
我承認老了~

2007年4月27日 星期五

不常用的部落格

現在的部落格真方便,也很流行。
google的blogger可以直接以email寫blog,可惜貼圖還是麻煩了點。
可惜都沒什麼在用。

2007年3月5日 星期一

一些不錯的想法

早上在網路上找資料,看到對岸軟體工作者赴美後不錯的一些想法。
(原文)
節錄:

我所服務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IT技術公司﹐但是我的工作同事都是普普通通的美國工程師﹐並無特別超常之處﹐工作環境的不同導致了他們有一些我認為比較不同的地方。因為他們普通﹐所以可以借鑒。媒體網絡上有太多天才鬼才的故事﹐我以前也很愛看﹐久了發現他們的經歷和習慣對於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似乎更多地只能增加談資﹐而不能真正地學習。所以還是看看國外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看看他們是怎樣工作的﹐也許有趣﹐也許有益。巧的是﹐很多地方可以和您以前發表的文章一一對應。

1. 編程不必是自我虐待﹐全看自己的工作定位﹕
我們所維護的系統是很多年前編寫的(使用MS C)﹐使用了很久﹔目前在開發一套新的系統。編程語言: PYTHON為主﹐另有JavaScript。我開始很奇怪為什麼選擇PYTHON而不選擇JAVA這樣更炫的語言﹐後來我的Team Lead很認真地和我解釋他們選擇PYTHON的原因﹕第一是因為PYTHON的功能足夠開發本系統﹐他們曾經考慮過Perl﹐但是發現某些特殊的部份不如PYTHON﹔第二個原因﹐也是很關鍵的一個原因﹐是PYTHON比較易學易用﹐方便整個TEAM迅速進入新的開發﹔第三個原因是PYTHON的語言格式使得程序比較易懂﹐利於後來的工程師迅速跟進﹐利於整個Team協同工作﹔第四個原因是可以在Linux上運行﹐以及PYTHON本身免費﹐這樣利於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成本﹐吸引客戶購買。聽了這些以後﹐我不禁想起侯先生的一篇"編程不必是自我虐待"。我們的系統還有JavaScript編寫的模塊﹐Windows平臺上的用VC++6編寫。很多工程師幾種語言同時用﹐不作任何一種語言的"狂熱Fans"。打個比方﹐我們的Class是engineer, 編程只是一個member function,程序語言只是member variable;對我而言﹐除了學習編程﹐還要學習英語寫作和聽說﹐學習生產製造。我註定不能成為程序頂尖高手﹐但是我可以作一個優秀的工程師。倒是有很多網上的"貼王"其實什麼都作不來

事實上﹐我們的系統已經有幾個國際大廠在考慮購買了。我的美國同事只是淡淡地對我說﹕這樣可以減少我們被lay off的可能性。是啊﹐就最現實的層面來講﹐公司付薪水給我們﹐或者不lay off我們的原因﹐不是看我們是不是用最炫的語言編程﹐而是看我們是不是能多快好省地創造價值﹐創造利潤。我們寫軟件是為了保證工程師的工作﹐而不是在網上衒耀。

2. 如何對待網上的免費材料﹕
我有一次發現Bruce Eckel寫了一本Thinking in Python,在網上可以下載。 趕快獻寶﹐給Team lead發去。Team Lead對我表示感謝的時候﹐我說我只是不知道其他同事的郵箱﹐要不然一人一份。Team Lead和我說開Team meeting的時候他會簡要介紹這本書的內容和重點﹐有感興趣或和工作相關的同事可以報名﹐然後給他們發過去。我很不理解﹐反正是免費的﹐整個team一人一份又有什麼。後來Team Lead和我說大家都很忙﹐要慎重選擇閱讀資料﹐否則耽誤別人的時間。我慢慢地理解了﹐侯先生在文章裡也談到過有的人盲目下載大量的免費資料﹐其實真正是浪費了時間﹐損壞了眼睛。一切的節約歸根到底都是節約時間和精力

3. 傳統書籍的不可取代性﹕
這次來美工作﹐臨時接到任務讓我接手維護一個印度工程師的程序﹐用VC++編寫。JJHOU上免費下載的MFC PDF﹐可是大大幫了已經一年多沒碰VC++的我。但是還是希望拿到一本實實在在的書來看。在和同事一起工作的過程中﹐發現每個人都有不少的書﹔即使是網上有免費pdf的﹐他們也會買回來書看。這一點頗合我意。一次聊天的時候﹐他們不約而同地講﹐他們還是喜歡看紙做的書。所以﹐侯先生一定會更加自信﹕書籍﹐是不可取代的

4. 熱愛自己的職位
剛來這裡的時候﹐發現果然和我在國內聽到的一樣﹐週圍的工程師很多都是為公司工作了20余年。和他們慢慢熟悉了以後﹐有的時候和他們聊天我有點詫異﹐他們總是說﹕一般的美國人不能負擔什麼什麼﹐我不一樣﹐我是"工程師"﹔或"我們有一個好的工作﹐我們是'工程師'"。說話的神情仿彿國內的人說"我是老闆""我是老總""我是作生意的"一樣。後來發現他們的確以自己工程師的工作﹐職位為自豪。去了他們的家裡看﹐發現他們的生活條件也的確不錯﹐是中產階級的生活水準。想起侯先生說起充足的經濟條件能夠讓自己從容的作自己喜歡的事﹐一點不假。我想我現在心態改變了不少﹐和一些開飯店的朋友聊天時﹐也開始自豪地說﹕我是一個"工程師"。

3個月的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但是還是有不少思想上新鮮的收穫。幾天前去Team lead的朋友那裡理髮﹐她是個self-employee,之前約時間﹐之後還要付小費。 15美元的收費﹐大大高于理髮店﹐最後Team Lead還提醒我如果滿意再給2美元的小費。體驗到了在一個組織裡你可以混日子作南郭先生﹐作self-employee所有的錢都要憑誠實勞動換來﹐但是高品質的勞動就是理直氣壯地要高價錢﹐對客戶而言自己滿意給小費也是對別人勞動的尊重和感謝。看到以前有的人寫信要求侯先生回答他們如何作他們手頭的某個程序﹐解答的"越詳細越好"。他們埋怨老闆付給他的薪水低﹐希望自己"錢多事少離家近"﹐卻要求別人免費為其服務。孰不知勞動有價。JJHOU網站除了支援侯先生的個人事業外﹐其他的文章應該為了"分享"﹐分享知識﹐分享心得﹐甚至,分享錯誤(汗如雨下)。再有其他要求﹐或置之不理﹐或收取費用﹐這就是我現在的想法。

2006年6月27日 星期二

標準化保留核心競爭力

最近上班的時候,聽到許多關於以前離職員工在外另起爐灶挖牆腳的故事,覺得忠誠度固然重要,建立並保留核心競爭力更重要。就保留部分而言,覺得應由建立標準作業程序開始,一步一步將工作標準化、數位化,並思考如何將過去只存在員工腦袋裡的知識,轉化成書面文件以利分享、增訂或傳承。

2006年1月30日 星期一

好久沒來這了,
最近真的有給他忙~
過年覺得好無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