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

[Info轉貼]中醫告訴你!從「牙齒」看全身

文章轉載自:康健雜誌136期
http://topic.commonhealth.com.tw/2012doctor/pg2_article08-1.aspx


康健雜誌136期
 作者:楊心怡


別再以為牙齒只能咀嚼食物。其實口腔是任督二脈交會之處,牙齒也反應了骨骼、胃腸、全身的健康。

老一輩的常告誡我們「病從口入」,只不過,以前可能只是怕吃到不乾淨的食物,但現在牙醫師會告訴你,那是因為口腔內的細菌會影響全身。
口腔內光是厭氧菌就有700多 種,是全身最多種細菌的地方;而且別小看這些細菌,他們不只會在口腔內作怪,造成蛀牙、牙周病、口臭,這些細菌還會沿著微細血管,沿著呼吸道、消化道,在 你全身各處搗蛋,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腦部膿瘍、呼吸道感染、胃潰瘍等。流行病學甚至開始懷疑,許多肥胖、骨質疏鬆,也都有可能是這些牙菌斑肆 虐所造成。
再告訴你一些驚人的數據:健康的牙齒,光牙齦溝就有約103個細菌,牙齒表面約有109個,而如果你有牙周病,那就要當心了,你一顆牙齒上就有1011個細菌。
不過這些細菌並不是與生俱來。剛出生的小baby口中並沒有細菌,可是當他們用「哇!」一聲宏亮的哭聲宣告他們的降臨世間,接觸了空氣,也讓細菌進到了口腔。
只 是,這些細菌並不是我們所害怕的厭氧菌。當這些細菌在口腔內不斷堆積形成牙菌斑,然後持續增厚,底層就出現無氧狀態,才讓厭氧菌茁壯、生長,進而引發口腔 內的發炎現象。「這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刷牙。我們只能靠機械性的刷牙動作來降低細菌的數量,避免營造無氧狀態,」高雄醫學大學厭氧暨口腔微生物中心主任 賴辰雄解釋。

齒為骨之餘、腎之餘;齦為胃之絡

就連在中醫理論中,口腔也是人體健康的重要樞紐。「它是任督二脈交會之處,也是五臟六腑所貫通之處,」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威達解釋,中醫認為,從牙齒也能反映全身健康狀況。
督脈循行於人體背後正中線,由下(尾骨之長強穴)往5上經腰、背、項、頭、面,走到上顎的齦交穴(上唇繫帶與齒齦連接處),任脈則循行於人體前正中線,由嘴內舌頭、下顎處往下行走,經下巴、頸、胸、腹到會陰穴,任督二脈經由舌頭抵上顎牙齦後方來相連。五臟六腑的精氣,經由經絡運行輸佈齒齦。牙齒、牙齦強健與否,也反映了五臟六腑精氣是否充沛。
其實,牙齒在中醫診斷裡是一項重要依據。中醫的望診法中,除了看眼睛、舌頭、臉色等,還有一種就稱為「齒齦望診法」。很驚訝吧,牙齒有什麼好看的?牙齒看得可詳細了。
整體而言,中醫認為「腎主骨,骨生髓,長齒,所以齒為骨之餘,也為腎之餘,」換句話說,腎跟骨有關,牙齒也是骨質,又剛好是骨骼的外顯表徵,所以牙齒與骨骼的變化都與腎功能相呼應。
事實上,西醫也有愈來愈多研究探討牙周病與骨質疏鬆之間的關聯。美國曾發表報告指出,停經後婦女如果罹患骨質疏鬆症,下顎骨的骨質密度比沒有骨質疏鬆症婦女來得低很多,且牙齒喪失的數目也較多;日本的學術報告也發現,停經婦女中,牙周健康者,其咬合力量是全口無牙者的6倍,同時其腰椎骨質密度也較全口無牙者來得強。可見停經後婦女若合併牙周病,以致牙齒脫落、咬合力量銳減,也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一項加重因子。
除此之外,牙齦也是中醫望診的依據之一。依中醫的說法,「齦為胃之絡」,上排牙齒、牙齦位於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下排牙齒、牙齦則在手陽明大腸經的路線中;從牙齦的變化,可以自我檢測腸胃是否健康。

每顆牙齒都有相對應的經絡

有趣的是,中國古代有些醫書中甚至記載了每顆牙齒,從門牙、犬齒、小臼齒到大臼齒,都各有相對應的臟腑經絡關係。
例如在《瘍醫大全》裡,四顆上門牙是屬心經,下門牙屬腎經;而在《辯證奇聞》中,經絡的對應是左右、上下對稱的,因此書中指出,上下八顆門牙都屬心包經。
這謎樣的中醫經絡對應關係也吸引了德國一位內科醫生傅爾(ReinholdVoll)。他本身有解剖學背景,又特別學習了中醫的針灸理論,自行發明了一種電流刺激器EAVelectroacupunctureaccordingtoVoll),以探棒接觸上下牙齦邊緣,依據每顆牙齒的放電狀況來斷定是和哪條經絡有關;根據他的研究則發現,上下八顆門牙應屬腎經、膀胱經。
陳威達表示,雖然上述所提到的相對應關係不盡相同,但仍有其參考價值。依據不同病人的狀況,搭配其他的診斷方法,再做全面評估、進行預防保健與治療。

多叩齒、咬乾果仁,幫你固腎健齒

如果覺得要記住哪顆牙齒是由哪條經絡掌管,太複雜了,一些簡單的外顯症狀也能稍微判斷你身體出了什麼問題。
 許多家長擔心小朋友乳牙比較晚長,或是乳牙掉了之後,恆牙遲遲長不出來,除了請西醫檢查外,陳威達也說,在中醫看來,這多屬先天稟賦不足、體弱,甚至腎精虧虛造成,可以多吃些黑色食材,如栗子、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烏骨雞等補腎,來加以輔助改善。
另外像台灣七~八成的成年人有牙周病,只是輕重程度不同。典型症狀是牙齦紅腫、出血,除了西醫牙科治療牙周病的細菌感染外,民眾也可用食療輔助療效。中醫認為這是屬於胃火上衝,可吃些清胃火的食物,尤其是偏冷的蔬果,例如絲瓜、芹菜、綠豆、西瓜、水梨等來清熱。
如果加上熱疼的症狀,還可以服用清胃散以清胃瀉火。陳威達也提到,如果是上牙痛,多屬胃經的問題,可吃些綠豆清熱消胃火;若是下牙痛,因為下排牙齒屬大腸經,可以多吃香蕉來清大腸火;要是上下牙齒都酸軟微痛,就可能是腎經出了問題,這時可吃些奇異果、桑椹來清腎經虛熱。
中老年人常出現的牙齒痠軟毛病,有時是因牙齦萎縮,牙齒根基不穩,這多半是屬於脾腎氣虛,以致齒失營養,才會痠軟無力。除了牙醫治療外,中醫也建議,一方面可服用青娥丸補腎健齒,也可每天咬乾的果仁,如杏仁、核桃、松子、花生、南瓜子、腰果、栗子、榛果等,除可強化牙齒,又不傷牙齒,這些都屬補腎食品,符合中醫補腎健齒的理論。
 其實,還有一招中國古代相傳已久的「叩齒法」,也是相同道理。「晨起叩齒三十六,到老牙不落,」具體做法是每天早晚各空口叩咬數十次,先上下叩咬後牙,再叩門牙;三餐飯後若能上下叩齒36次,也能固腎健脾,幫助消化。
其實,若從西醫的角度來看,細嚼慢嚥似乎也有同樣的作用。每次咀嚼超過30下,讓牙齒多接觸,藉由對牙齒施力,在上、下顎骨骼表面製造骨骼的造骨細胞能積極吸取養分,促使骨骼製造作用得以活絡地進行;日本神奈川齒科大學的實驗也證實了「愈是咀嚼,牙齒與顎骨愈能牢牢地結合,讓牙齒變得更強而有力」的理論。
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謝天渝表示,牙齒由三叉神經支配,而且口腔的位置又很接近 腦幹,咀嚼、吞嚥的時候,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也能活化腦神經細胞。本身也有修習針灸理論的謝天渝鼓勵老人叩牙,甚至多轉動舌頭,「舌頭上有許 多穴道,多點刺激對身體健康也有幫助」。
陳威達則補充說,當閉口滾動舌頭時,能刺激唾液分泌,將這些分泌的唾液再吞下,也是古代相傳養腎的另一個小撇步。
別再把牙齒只當成咀嚼食物的工具。不論中西醫都同意,照顧好你的牙齒、口腔,也就是在照顧你的全身健康。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Info][攝影] 圖解照相機的光圈、快門及ISO值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一張不錯的圖表,講得很清楚記錄一下。

曝光(Exposure)是攝影時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一般照相機可以調整的部分有:光圈大小、快門速度、以及ISO值。
  • 光圈(Aperture)是鏡頭中的機械結構,其作用類似眼睛的虹膜(Iris),它開啟或關閉讓更多或較少光源進入,且同時也改變景深(Depth of Field)、亦即有多少不同的物體在同一時間可維持在焦距上。
  • 快門速度(Shutter Speed)在拍攝時,決定了攝影機快門維持開啟的時間,開啟的時間越長、將讓更多的光源進入,但如果在拍攝時發生任何的移動(編按:攝影機本身、或主體物),也許就會導致影像發生模糊(Blur)。
  • ISO是數位攝影機感光元件(Sensor)對光的敏感度,感度值越低,只有較亮的物體被攝影機捕捉,值越高則較暗物(比如灰塵)也被記錄,因此雜訊就會比較高。



參考自:堅達資訊boredpanda

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食譜的度量衡單位換算

看到一個食譜,不知道一杯到底是多少量,一查之後發現真複雜。

台灣食譜的「杯」有218cc、200cc、220cc、236cc、240cc、250cc、260cc等多種規格。英制的"Cup"是236cc、日本多用200cc或220cc,而據說國際標準量杯是一杯水是240cc。

以下是部份轉貼資料

食譜中所寫的一碗一杯各為幾公克?
一杯是等於 236cc,英文叫 1 cup, 1 cup是有定義的; 1 加侖(3785cc)= 4夸特= 16杯 。 
一碗,我國傳統的飯碗也是等於 236cc,現代新新人類的碗就不一定了。 
一杯水等於236cc等於 236g 
一杯大豆油等於 236cc x 0.926g/cc = 請自己算 (1cc=0.924-0.928g) 
一杯橄欖油等於 236cc x 0.86g/cc = 請自己算 (1cc=0.80 - 0.92g) 
一杯椰子油等於 236cc x 0.924g/cc = 請自己算 (1cc= 0.924g) 
一杯麵粉等於 110g - 120g 

此段出處:奇摩知識+




各種換算表

溫度換算:
攝氏溫度℃=(華氏溫度℉-32)x5/9


長度、重量、容積換算表
1英尺=30公分=12吋
1吋=2.54公分
1公斤=1000克
1台斤=600克=16兩
1兩=37.5克
1錢=3.75克=1/10兩
1磅=454克=16盎司
1盎司=28.35克
1公升=1000c.c.(毫升、ml)
1杯(註)=240c.c.=16大匙
1大匙(湯匙)=15c.c.=3小匙
1小匙(茶匙)=5c.c.
1日本量杯=200c.c.
1量米杯=180c.c.
1加侖=4.546公升
1美國加侖=3.802公升或=3.78公升=4夸脫=8品脫 
1夸脫=1.142公升或=0.949公升=2品脫
1品脫=0.571公升或=0.475公升
註:
加侖到品脫等單位有多種定義,最好不要使用。

使用量杯量匙必需方法正確──量液體必需盡量裝滿;量粉質的東西不可擠壓,先鬆鬆裝到凸起,再用平的東西刮過把多餘的刮掉。
標準量杯1杯到底是多少,有很多說法,200c.c.、227c.c.、236c.c.、240c.c.……都有。現在台灣通行的說法是240c.c.,所以用量杯裝水應該可裝240克,但即使是號稱240c.c的量杯大小也不一致,很多在裝水時要裝到極滿,表面都因張力而呈圓鼓狀,才有240克,我們實際工作時根本不可能這樣量水。

一般人用正確方法量水,只有224克左右。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正確的食譜也會出問題──例如作者製做時用了240克的水,編輯怕讀者沒有電子秤,希望換算成量杯量匙單位,於是食譜上寫「水1杯」,於是讀者依言量了1杯水,卻少了10幾克。


常用材料容積重量換算表
水、牛奶1杯=240克(註同上)
各種油脂1杯=227克=1/2磅
1大匙=14克
塊狀奶油1大條=454克=1磅=2杯
1小條=113.5克=1/4磅=1/2杯
細白砂糖1杯=200克
糖粉1杯=130克
黑糖1杯=140克1大匙=8.75克
麵粉水磨在來米粉1杯=120克
玉米粉1杯=200克1大匙=12.6克
地瓜粉1杯=140克1大匙=8.75克
奶粉1大匙=7克
可可粉1大匙=7克
碎巧克力1大匙=7克
麵包粉1杯=85克
乳酪絲1杯=114克
花生醬1杯=260克1大匙=16克
蜂蜜1杯=330克1大匙=20.6克
麥芽糖1杯=353克1大匙=22克
煉乳1杯=284克1大匙=18克
鮮奶油1杯=227克
碎核果1杯=114克
葡萄乾1杯=170克
明膠粉
明膠片
1大匙=7.1克
1片=2.5克
1小匙=5克
乾酵母1小匙=3克
發粉1小匙=4克
小蘇打1小匙=4.7克
塔塔粉1小匙=3.2克
(本換算表部分參考中華麵麥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出版品)

此段出處:整理超詳細的「周老師美食教室




標準量杯一杯=240cc(不過台灣大部份量杯都不夠標準,只有225cc,少一大匙)

標準量匙一套有四支,最大的是一大匙(或一湯匙)=15cc
第二支是一小匙(或一茶匙)=5cc
第三支是1/2小匙,=2.5cc
第四支是1/4小匙,=1.25cc 


大匙(Tablespoon)等於15ml(公撮)
小匙也是茶匙原因看英文就知啦(Teaspoon)等於5ml(公撮)
公制跟美制的差別是在使用單位名稱上的差異
公制的容量單位名稱是 ml(公撮)liter(公升)
美制的容量單位名稱是 小匙~大匙~杯~品脫~夸特~加侖

茶匙(小匙)=t.=teaspoon
大匙=T.=Tablespoon
杯=C.=Cup
1大匙=3茶匙
1杯=16大匙=48小匙
1斤=0.6公斤=16兩=600公克

麵粉之秤量:
用量匙挖取過篩之麵粉,置入量杯至滿,再以橡皮刮刀或刀背輕輕予以刮平,切忌將裝滿麵粉的量杯在桌上抖動或輕扣,以免麵粉壓緊,使得所量出來的麵粉量較所需的多。

蛋(連殼) 1個﹦60克
蛋(連殼,大的) 1個﹦65~70克
蛋(不連殼) 1個﹦50克
蛋黃 1個﹦20克
蛋白 1個﹦30克
細砂糖 1杯﹦200克
糖粉 1杯﹦130克
麵粉 1杯﹦120克
玉米粉 1大匙﹦12.6克
奶粉 1大匙﹦7克
可可粉 1大匙﹦7克
碎巧克力 1大匙﹦7克
花生醬 1大匙﹦7克
蜂蜜 1大匙﹦21克 1杯﹦340克
碎乾果 1杯﹦114克
葡萄乾 1杯﹦170克
乾酵母 1小匙﹦3克
鹽 1小匙﹦5克
發粉 1小匙﹦4克
小蘇打 1小匙﹦4.7克
塔塔粉 1小匙﹦3.2克


重量換算表

1公斤﹦1000克
1台斤﹦600克﹦16兩
1兩﹦37.5克
1磅﹦454克﹦16盎司
1盎司﹦28.35克

容積換算表

1杯﹦240c.c.
1大匙﹦15c.c.
1小匙﹦5c.c.
1/2小匙﹦2.5c.c.
1/4小匙﹦1.25c.c.

此段出處:PChome個人新聞台的晴空天使~學飛翔

有好工具就能做好事情了嗎?

好一陣子都沒有更新blog,其實主要是因為網路使用習慣變了。

以往想(得起來要)記的東西會整理以後,以email方式貼在這個blog。

近來庶務也越來越繁忙,重點是常常使用Evernote 的Web Clipper 工具,來做片段式的筆記,但是剪貼完了卻沒再回頭整理蒐集,事情只做了一半。以前還在用 Google Notebook 的時候,就已經是像這樣零件一堆、組好成品卻沒幾個,現在工具便得更方便,人卻變得更懶了。

最近要找東西時發現雖然可以搜尋到,但是多是剪貼的片段,有些東西還是整理起來放這邊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