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炁(音同「氣ㄑㄧˋ」)

今天在網路上閱讀關於氣功的文章時,又看到「炁」這個字,感覺常常在武俠小說看見,卻搞不清楚怎麼唸、是什麼意思。

查了一下,發現原來音同「氣ㄑㄧˋ」字,意思是充塞人體的一種能量。常用的「氣功」字眼應該是「炁功」才對。「炁」與「空氣」的「氣」意思不同,不過很多經典錯用多了,加上近代文獻多用「氣功」此詞,大家就用習慣了,賦予「氣」這字「炁」的意義。

維基百科 的說法是:
是中國哲學、道教和中醫學中常見的概念,一種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不同於氣。
  • 在中醫學中,指構成人體及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能量,同時也具有生理機能的含義。在中醫學術語中,炁與不同的詞合用表達各種不同的意義,如五臟之炁,六腑之炁,經脈之炁等。
  • 道教中有「一炁化三清」之說。
  • 風水上,「炁」是一種意識流,是「場」的一種狀態。

在網友IL兄的部落格 (中醫觀點)說到:
「氣」指的是「氣體氣」,
「炁」指的,就是「能量氣」。
我們在談的經絡,
就是「炁」的通道。
它是沒有三次元的形狀,
也無法透過解剖來分析的。
炁的通道,包括奇經八脈,
原則上都已經是「通」的,
只是一般人的炁不夠足,
並沒有辦法讓十二經與八脈同時充滿而已。
「炁」的上半部為「旡」,
古代做「無」的意義,
而下半部為「火」。
由屬心之火,生無形能量,
似乎就已經把這個字的意思給點出來了。

但是,現在的「炁」字,不但少用,
而且常常被「玄」化,
與「修道」混為一談,
變成像是宗教專有名詞一般。

其實,知道「炁」就是「能量」,
人體天天都在運行,
是一種只要人活著,
身上就一定會有的東西,
其實,炁也沒什麼特別神秘之處。

同一篇文章的下方 ,很有見解的清心兄 於2008/02/29 03:48 回應道:

[炁]
 
「炁」,古人造字,上方為「無」之古字,下方為4點「火」字,意指無形卻會產生熱的能量。依現代的說法,即是所謂的「電能」、「磁場」等此種屬於能量性質之物。
 
一、現在解剖學已知骨內有其骨髓造血、血管有血液循環、體內尚有淋巴/口水/腦漿等津液,也知神經元是利用電能傳達訊息及溝通,而神經元所傳達的電,也就是我們古字所指的「炁」。
二、中國人體經絡學說雖不為西方解剖學所知,但中醫運行三千餘年,經脈、穴位是真確存在於人體中,且對人體維生有其重要地位,而其經絡所傳輸的介質也是電,也即是所謂的「炁」。
三、人有五臟,藥有五味,天有五行。人的臟腑器官,能自律運作而不為人所控制,其運作的動力就是電能,也就是所謂的「炁」。故就診西醫,儀器所測得的腦波、心電,即證明臟腑器官有其電能存在。而「臟有五行,藥有五味,五味藥合五行臟」之意,更說明人體的各個臟腑器官,都有其不同頻率的電。
 
是故,電(即是「炁」),對於人體是非常重要,若腦無法透過神經傳達電能指揮臟腑器官正常運作、或腦本身即無電可溝通運作、又或臟腑器官本身即無電能可供運作,即直接對一個人的生命造成立即性的影響。
 
[氣]
 
「氣」即是指我們平常呼吸之氣,其對人體的作用,說明如下:
 
一、肚臍之下,皆為「腑」,是屬於消化系統。我們所食入的食物,必須要與「空氣」混合、生熱、發酵,才能完全被人體所吸收,是故是靠後天呼吸所得的「氣」。
二、呼吸所得的「氣」,在人體內因體熱能氧化生熱,使血管軟化,增加身體內部循環,增強代謝力。
三、空氣中,除了一般我們所知的氫氧氮等,這些大比例的元素外,尚有許許多多的稀有元素存在(可查化學的元素表)。當「氣」在體內氧化生熱時,這些稀有的氣體元素,便開始產生化學作用,可以做為身體生化所需的介質。
四、身體中的血液如果呈現暗紫色澤,就是含氧不足,循環遲滯。如果人的血液氧氣足夠,能平衡體內膽固醇及中性脂肪(俗稱血油),毒素也會被紅血球排出體外,促進身體健康。
五、人體細胞若含氧量足,相對的,其生命周期也會拉長(當然電能也是另一關鍵)。

外,gerrykuo兄的回覆提到"氣的樂章"這本書有對氣進行科學解釋;他的體會是,該作者王教授認為:

所謂的氣呢,是心臟壓縮後,血液衝出心臟馬上來個180度大轉彎,打擊主動脈弓所產生的壓力波,這個波就是氣。

主動脈弓的所在即是檀中,也就是氣之源。五臟六腑各有不同的收縮頻率,當血流流經各個器官時,這些頻率就會逐各加入主旋律,成為協波。

協波可以用科學方法重新分解,而得到原本的頻率。根據每個器官血液的供給是否充分,收縮是否正常,這些都可以從分析出來的頻率上看到,這就是他發明脈診儀的原理。所以把脈可以把到臟之氣,其實是把到內臟收縮的頻率。


這個字原來是這樣用的啊~
至於「炁」這個字(或是氣功的氣字)的意義就大家自行體會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